第229章-《你管这叫创业?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第232章

    秦少言本来对涉足娱乐圈没有多大兴趣,只是恰好遇见了孟学义,又恰好遇见了这么一个机会。

    娱乐圈怎么说也是社交平台内容的贡献者,能经常给社交平台带来巨大的流量。

    只要能带来流量,那就得好好琢磨一下了。

    这位孟主任又能提供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,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,秦少言自然不会放过宰一刀的机会。

    2005年算是大陆娱乐圈第一阶段的末尾,从1995年开始到2005年左右,大陆影视行业经历了拓荒与成长。

    在九十年代初期,电视剧制作和播出的商业闭环还牢牢掌握在国营机构手中,并未对民营资本开放。

    一直到1995年,广电第16号令《影视制作经营机构管理暂行规定》规定,“个人、私营企业原则上不设立影视制作经营机构。”

    17号令,《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管理规定》,并没有明确禁止民营公司参与电视剧制作的条款。

    只要具备一定条件,民营公司可以申请电视剧制作临时许可证。

    同样是1995年,电影市场同样放开了,社会资本即业外资金获准投资电影制作。

    从这一年开始,民营资本进入影视行业拓荒。

    1998年卫视上星之后,各大卫视要与其他兄弟单位争夺全国收视率,而收视率又与广告挂钩,也就是经济效益。

    于是各地电视台纷纷拿出资金,与电视剧公司合作,生产优质内容,这段时间诞生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。

    华谊、光线、博纳、华策相继诞生,第一批大陆娱乐资本开始登上历史舞台。

    大陆影视剧市场的放开,不光引来了民营资本,还引来了港台资本。

    已经迈入衰落期的港圈纷纷北上进入内地,抢占市场和捞金。

    凭借先发优势和多年娱乐行业的操作经验,港台资本把控了大陆娱乐产业,并将大陆视为明星和影视产品的倾销市场。

    面对来势汹汹的港台圈,内地的娱乐圈毫无还手之力,瞬间就变成了砧板上的鱼肉。

    那段时间内地播出的一线电视剧,港台明星担任主演,大陆演员只能当配角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。

    港台的偶像剧和TVB也被批量引进,抢夺黄金时段。

    21世纪初,一套心照不宣的文化吸血链条已经搭建起来。

    偶像剧和TVB剧在大陆播出,塑造明星,港台明星来大陆捞金,担任主演。

    港台资本投资入股,控制剧组重要岗位。

    在这个链条中,已经没有留给大陆演员的名额了,他们只能给港台明星当绿叶。

    面对这种情况,大陆的影视公司发起了反击,依靠央视制作了一大批经典作品,与港台展开争夺。

    2008年之后,大陆明星终于碾压了港台明星,成功实现了逆袭。

    依靠经济发展的风口,娱乐圈资本飞速膨胀起来,坐上风口起飞,电影票房纪录也在不断刷新,呈现一派烈火烹油的景象。

    再之后,就是互联网资本入场了,然后凭借掌握视频平台和资本体量优势,对娱乐圈实现了降维打击。

    然后就是一地鸡毛。

    可以说现在是内地影视圈资本弱小的时代,但在这个时代同样也诞生了一大批经典作品。

    从题材到剧情,从制作到演员都是相当优秀的时期。

    面对这個时期,秦少言觉得有必要在经典作品上插一手。

    把版权拿到手,以后光是靠这些优秀作品,就能撑起视频平台。

    但是秦少言对娱乐圈还不甚了解,最主要是缺少一个懂业务又能独当一面的得力干将。

    倒不一定是插手制作,只需要懂行眼光独到,能鉴别剧本好坏就行,剩下就是给秦少言提供投资名单和投资建议。

    当然,最主要的是能帮秦少言盯着那些剧组,避免他们做什么手脚。

    坑投资人钱这种事哪行哪业都不缺,娱乐圈里水的多深大家都清楚,除了某些故意洗钱的之外,也有不少会在资金上面做手脚,六千美金的草帽这类道具可以说是比比皆是。

    在互联网资本介入之后,娱乐圈又开始怀念起煤老板了呢。

    就因为煤老板钱多还不懂行,也不会对拍摄指手画脚,唯一要求就是捧女明星。

    多么完美的冤大头啊。

    说起煤老板,秦少言忽然想起和苏染聚会上认识那位刘明祖。

    那位不就是家里有矿的煤老板儿子吗,而且还是互联网的同行。

    秦少言飞快的从兜里翻找了一通,把刘明祖的名片挑了出来,然后给他打了过去。

    电话很快接通了,里边传来一个娇滴滴的声音,“喂,是哪位?”
    第(1/3)页